教师节|致燃烧的人民教师
十年树木
百年树人
一支粉笔,两袖清风,三尺讲台,四季晴雨。
今年的9月10日,是中国第39个教师节,
一位好老师可以改变学生的一生,
老师的心理健康也影响着学生的心理健康,
个人的成长和社会的发展也都离不开教师孜孜不倦的教育。
随着教育教学改革的不断推进,对教师职业提出了更高要求,
教师群体正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挑战及压力。
教师职业的特殊性使其心理健康状况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
那么,教师的心理健康状况如何呢?
中国教育科学研究院的一项关于中小学教师的调查显示:
我国中小学教师普遍超负荷运转,近80%的受访教师反映工作压力大,
近30%存在严重的工作倦怠,近90%存在一定的工作倦怠,近40%心理健康状况不佳。
要想提高学生的心理健康水平,
首先要提高教师的心理素质和心理健康程度。
关爱教师健康,就是关爱教育事业,更是关爱国家、民族的长远发展!
下面为老师们带来心理健康手册,
希望能让老师们平时操劳的身心得到休憩,
减轻工作压力,
提高工作效能感,
走上幸福之路!
压力管理技巧
1. 注意劳逸结合,规律安排作息。我们在办公室久坐办公,容易腰酸背痛,眼睛疲劳。因此可以在工作之余适当安排一些较轻松的室内运动。研究证明,运动不仅可以促进血液循环,还可以改善心情。
2. 制作待办事项表。把每一件要做的事情都写在一张纸上,完成一件就划掉一件,这样你就知道了自己的进度,随着划掉的事情越来越多,说明你完成度越来越高,压力也就越来越小了。
3. 一旦觉得压力过大,就立刻暂停。立刻暂停5分钟,会带来更高的效率。在暂停的5分钟里,你可以塞上耳塞,闭上眼睛,深呼吸,想象自己在一个美丽的地方,完全不要去想那件让你压力大的事情。
4. 整理房间或办公室。周围杂乱无章的环境也会加重你的压力。因此,如果你觉得很有压力,可以着手整理所在的房间或者办公室,整洁的环境会令你赏心悦目,更加心平气和。
情绪管理
1. 学会自我激励。上课前感受自己的情绪,如果感觉到情绪的不稳定,那么就想办法放松一下,让自己的情绪回到平静的状态。
2. 学会冷处理。当学生犯了错误时,我们可以先把犯错误的学生拉到一边晾在一旁,让自己的情绪得到缓和再做处理。
3. 学会倾诉。倾诉是一种比较好的宣泄方式,我们教育教学中难免会遇到不顺心的事,这时可以找要好的同事、同学、朋友倾诉,或许还可以得到一些指点或建议。
正确处理职业倦怠
1. 庆祝每一次的成功。当你顺利地完成一次教学任务后,可以轻轻拍拍自己,给自己一个简单的奖励,比如订购甜点、在周六看场电影,以激发面对下一个挑战的动力。
2. 适当安排休息时间。长期工作到精疲力竭,然后才不得不休息一两天的习惯是有问题的。相反,提前在工作质量骤降之前安排较长的休息时间,例如个人休息日或假期,可以让你保持最好的状态面对工作。
3. 合理安排工作内容。做好时间管理规划,将自己的工作内容按照轻重缓急进行合理安排,尽量避免由于截止日期的到来给自己带来工作上的紧张和压力感。
4. 保证优质睡眠质量。在睡觉前的关键60分钟内,避免执行工作上的待办事项清单和电子邮件。因为这些信息可能会刺激大脑并加剧我们的焦虑,让我们变得难以入睡,影响到睡眠质量和第二天的工作效率。
提升自我效能
1. 不断尝试新的教学方法和教学策略。进行教学创新实践的过程是教师获得自我效能感的一种最基本、最重要的途径。
2. 观摩他人优秀教学,可以产生替代性强化作用。通过观摩分析优秀教师在营造课堂气氛、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以及课堂教学管理中的有效行为和策略,从而给观察者提供大量的替代性经验。
3. 立足科研。实践证明,行动研究是促进教师专业成长的有效途径,也是提高其自身效能感的有效途径。一方面,通过参与科研,我们可以不断学习或者建构新的教学和学习理论,提高自身对教育的理解能力;另一方面又可以促使我们针对教学中出现的具体问题,灵活运用教与学的基本原理,成功解决所面临的实际问题,提高教师的个人自我效能感。
4. 反思教学,进行恰当的归因。我们需要对自己已经完成的教学活动的结果进行分析。心理学的研究表明,人们对其行为进行正确的自我归因有助于个体自信心的发展和个体的自我效能的提高。
祝老师们教师节快乐!!!
您们辛苦啦!!!